:::

守護台灣暗蟬 台江分校培育業餘的台江公民科學家

2016-06-26 12:27 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╱即時報導

守護台江流域珍貴的台灣暗蟬,今早大廟興學綠道志工前往城西防風林棲地,與台南大學研究生,一起進行城西防風林環境監測工作,協助調查台灣暗蟬的蟬蛻數量,進一步了解台江林澤的生態樣貌,為培育業餘的台江公民科學家,踏出了第一步。

包括海尾朝皇宮、社大台江分校、海佃國小《小台江》、長安國小、安慶國小、瀛海中學、土城國小、台江文化促進會等台江NGO社群,展開台江流域種子教師隊輔培力行動,昨晚也由國立台南大學生態系主任張原謀、台灣蟬學會陳振祥老師帶領,前往台江國家公園城西防風林,實地觀察了解台灣暗蟬生態及棲地,籲請政府勿砍台江國家公園防風林,蓋垃圾掩埋場。

台南社大台江分校表示,促使在地許多高國中小學師生、家長及大廟、社區鄉親的關心及投入,台江分校將結合台江流域社群,一起培訓「業餘的台江公民科學家」,以社會實踐、公民參與的學習精神,陪伴在地親師生、大廟興學文化志工,共同調查記錄台江生態物種。

台江分校說,下學期將開辦「跟著河流去旅行─台江流域生態環境追蹤及認識」課程,歡迎更多老師及鄉親一起報名,共同守護環境、家園。

 

數量日漸稀少的台灣暗蟬。記者謝進盛/攝影

分享

 

守護台江流域珍貴的台灣暗蟬,一群熱心的台江NGO社群,展開台江流域種子教師隊輔培力行動,進行台南城西防風林環境監測工作。記者謝進盛/攝影


 

夜探台江防風林 暗蟬羽化令人驚艷

台灣暗蟬從若蟲羽化為成蟲,綠色蟬翼晶瑩剔透令人嘆為觀止。(翁育民提供)

2016-06-26  11:35

〔記者蔡文居/台南報導〕參與守護台江國家公園的台江NGO及師生繼日前發起起寫信求助國際保育專家珍古德博士,邀請加入守護台灣暗蟬的行列後,昨晚數十名師生、親子再赴台江國家公園夜探城西防風林,觀察台灣暗蟬羽化過程,美麗的台灣暗蟬從若蟲羽化為成蟲,猶如醜小鴨變為天鵝一般,令人驚艷。

  • 台江師生昨傍晚赴台江國家公園夜探城西防風林,觀察台灣暗蟬羽化過程。(記者蔡文居攝)

    台江師生昨傍晚赴台江國家公園夜探城西防風林,觀察台灣暗蟬羽化過程。(記者蔡文居攝)

  • 南市府計畫興建城西第四期垃圾掩埋場,將砍掉台江國家公園7公頃防風林、約1萬2000棵樹木。(記者蔡文居攝)

    南市府計畫興建城西第四期垃圾掩埋場,將砍掉台江國家公園7公頃防風林、約1萬2000棵樹木。(記者蔡文居攝)

台南市政府計畫在台江國家公園內興建城西第四期垃圾掩埋場,將砍掉台江國家公園7公頃防風林、約1萬2000棵樹木,不僅違背市府自我標榜低碳城市的承諾,而且還危及瀕危的台灣暗蟬在台灣最重要的一塊棲地,引起環團、地方及學界強烈撻伐,而市府也於過年前宣布暫緩,但迄今仍未撤案。

昨晚夜探城西防風林行動,由台南大學生態系主任張原謀帶領解說,絕多數人都是生平第一次目睹台灣暗蟬羽化,現場無不驚呼連連。參與的成員之一,長安國小老師翁育民說,「對我來說,今天是個驚喜夜!」除親眼看見「台灣暗蟬」(台灣特有屬、特有種,全球目前唯一僅此一屬)的羽化外,更重要的是親自體驗城西防風林的生物多樣性竟是如此之高,這片防風林應該是要被保護的,而非砍掉蓋掩埋場。

他說,從防風、固灘、護種、育林、休憩、教育等各種面向來看,這樣的瑰寶豈可讓它消失?

張原謀則表示,昨晚感受到大家的熱情和對這片土地的熱愛。這次聽到的台灣暗蟬蟬鳴聲和6月中上旬差很多,目前台灣暗蟬繁殖季已快接近尾聲。

根據台江國家公園委託南大生態系教授張原謀、黃文伯等人的調查,台灣暗蟬成蟬羽化的數量在 6 月初開始變多,於 6 月中下旬達到高峰,之後數量逐漸下降,7 月 底後在樣樹上不再發現蟬蛻。

:::

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(AQI)

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
2025年04月23日 09時06分
57
空氣質量可接受,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
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
空氣質量可接受,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

關於我們

展開 | 闔起

文章類別

快速登入

搜尋

:::

Title

Text